晴時多雲

<人物專訪>讀書共和國社長郭重興 經營本土夢想

2017/10/30 06:00

郭重興要圓本土夢的理想。(記者魏錫賓攝)

記者魏錫賓/專題報導

郭重興。(記者魏錫賓攝)

「我算是企業家嗎?」讀書共和國社長郭重興受訪時靦腆地笑了,就在質樸素雅的木桌對面,有著古拙咕咕鐘的辦公室內;周圍是好幾櫃的珍藏文書,以及襯著從古物中散發出的閒適氛圍。自認沒有扮演好企業家角色的郭重興,拿到了今年的金鼎獎特別貢獻獎,而旗下的出版社營業額,則在不景氣的最近幾年都呈兩位數成長。

豪族世家的人生經驗

祖父是大稻埕豪富郭烏隆,外公簡阿牛為日據時代總督府評議會的9名台籍評議員之1,曾與台灣幾大家族並列;但說起過去,郭重興維持一派士紳氣質,語氣輕輕淡淡地,如一種反思式的回憶,外公早逝、父母及大哥都在70歲前離世,家族成員各安生命旅程,家世帶給他的不是流水落花的無奈,而是對人世的透視與珍視。

郭重興喜歡談的小說「愛與黑暗的故事」,是以色列作家奧茲(Amos Oz)的名著。奧茲9歲時以色列建國,12歲時母親自殺身亡,故事穿插著家庭悲劇及以色列建國前後的社會實況,用細節描繪大時代的變動,以及世代的隔閡和融和。郭重興想的是國家對國民的意義,以及作為出版人的可能性。談到這一段時,或許格外有感,他的語調特別緩慢、眼神放在遠方。

郭重興36歲才走進出版業,但生命從此隨著出版波動。1986年先在牛頓出版社擔任研究編輯,成為主編後,出版界剛好風起雲湧,2001年創辦遠足出版社正式邁出自己的步伐,從未想過以出版業賺錢,但在克服困境的這幾年反而成功擴張。

以擴大規模應付危機

2007、2008年的全球金融風暴,也襲擊了出版業。因為經銷商欠帳倒閉、連鎖書店改月結算為售出才結算,後又有大股東退股,使讀書共和國面臨周轉不靈的危機。郭重興跟當時其他體質不良的企業主一樣,被錢追著跑;不一樣的是,在危機時,郭重興並未選擇縮減規模,或是降低成本,而是逆勢而行,一口氣成立5個新出版品牌衝刺業績,拚轉型及多元化,讓外界看到讀書共和國的氣勢。

郭重興說,他一向「向前看,不往後看,往後看就會想要裁員、降成本,向前看才敢再投資,發掘人才,看見未來的可能;在出版業,投資是不能等待的」;幾乎撐不過的郭重興,因此重回出版主戰場,他說,「還好印刷廠、經銷商及銀行都幫忙」。

切割風險後死地再生

回想起來有事過境遷的輕鬆,但新品牌要有新資金支撐,郭重興說他是將一個大海嘯切割成幾個小海嘯一一解決,加上獲得信任與協助,才能度過難關。印刷廠終於同意延遲付款、重要經銷商以現金支付書款、銀行暫時只收利息,使得讀書共和國喘了一口大氣。

當時大膽擴張,剛好迎接最後一波的出版榮景。隨著網路媒介的急遽擴張,紙本閱讀似乎已是上世紀的事了,不過,書籍出版業所受衝擊,其實不若想像地早。在2010年以前,依然呈現成長走勢,2010年至2012年甚至維持一段甜蜜光景,書籍出版營利事業銷售額都在350億元以上,直到最近幾年才急速下滑,2016年銷售額跌至185億元,在4年內腰斬。

出版多品牌迎接新潮流

郭重興深信「沒有社會不讀書」,「有價值的書就能賣的好」、「市場愈來愈小,是出版界努力還不夠」。大環境不好,不過2014年以後,讀書共和國的銷售額反而都維持兩位數成長。郭重興憑藉的除了信念,還有紀律及管理。他拿出10月份的開會時間表,從10月2日星期一開始,連續三個星期的上班日上午10:30以及下午2:30、4:00,固定都有會議,因為讀書共和國維持30至40個出版品牌,每日一定要與3個總編輯或業務、會計等部門開會,每個月即時檢討財務報表、業績,並以利潤中心制,在年底將獲利與總編輯及其部門分享。

多品牌模式就像投資組合的多樣化,使讀書共和國業績相對穩定。郭重興說,因為書市流行的書種時常改變,有時候勵志、有時候理財書籍熱門,數十位總編輯喜好不一,總是可以搭上潮流。像追風箏的孩子、偷書賊等翻譯文學書,以及引爆話題的21世紀資本論,都出乎意料之外的暢銷。

雖然出身迪化街,但他形容自己的經營方式像日本名將豐臣秀吉,找人才共襄盛舉、共享成果。他說,「日本有名的將軍德川家康與豐臣秀吉是兩個不同典型,德川家康有一定家業,可以慢慢等待時機、厚植實力,而豐臣秀吉是農民之子,白手起家,只好廣招天下英才,以有錢大家賺的方式快速打天下」。人才是出版業的根本,這是他管理人才的大戰略。

再擴張拼戰不景氣

台灣出版數量在2010年達到高點,當年有42,636新書種數,然後就逐年下降,到2016年38,873種,緩慢下滑近10%,銷量下降更為迅速,但郭重興認為出版界活絡,國家才有改變的機會,基於理念與責任感,所以一向都是往前看,發掘成長機會。

郭重興嚴肅地說,「台灣人不讀書是假議題」,我國新書出版量相對於人口數所占比例,在全球一向名列前茅。因此,他在幾次危機中,都是正面迎敵、努力積糧再戰,才會持續成立新品牌,繼續多元發展。

不是典型生意人,但郭重興數字觀念清楚。他認為從國外與過去經驗可以發現,一個社會前4、5家出版社應占有5成左右的市占率,才能帶領書市健康成長,以台灣現在一年書籍銷售金額185億元計算,假設分撥給出版社的占60%,其中的10%應該會有10億元左右,若每個編輯每年應達成700萬元左右的業績,則約要150個編輯。目前讀書共和國的編輯約100人,年營業額5億元左右,因此,除了再衝業績,未來還要大幅擴增人力。

「香港誠品的成功,是台灣出版界的失敗」

台灣2012年翻譯圖書8,833種,約占當年出版書種的21%,到了2016年9,716種,成長至25%,翻譯新書銷量逐年走高的現象,讓郭重興憂心。他說,「香港誠品的成功,是台灣出版界的失敗」,雖然海外市場占了讀書共和國銷量約20%,其中大部分也都在香港,他們喜歡買台灣的翻譯書,是因為重要的書籍大都有引進,且相對便宜,「台灣已成為華人的廉價翻譯中心」。

「一般代工的規格由別人訂定,就像電腦硬體,但書市應該要自己經營,作者由自己培養」,因此,當出版業在節衣縮食,郭重興正建構不同的戰場,以成就「培養人才、貼近讀者,為讀者出書」的理念。

要圓本土夢的理想

作為一位出版業老板,郭重興的夢想在「本土」,不希望台灣只是翻譯中心。他曾經四次想要出版系列「台灣歷史」,卻因為沒有適合的總編輯、學者反應冷淡而失敗;與以色列的對照,成為郭重興最大的感慨與遺憾,以色列人口只有台灣三分之一,卻有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而像小說「愛與黑暗的故事」,更讓人反思國家對國民的意義,郭重興希望有一天也能透過出版、教育,彌平台灣不同族群「內部兩國論」的落差,完整形塑台灣意識及共同價值。

「在夢想與現實之間,有落差、有隔閡,如果我們因為這樣而陷於絕望,那無異於自殺。不管現實如何,如果我們依然堅持夢想、為夢想而努力,那麼這就是我們為何還是能帶來愛、光明與希望的原因」,電影版「愛與黑暗的故事」導演娜塔莉•波曼受訪時的告白,說出了郭重興的態度與想法。

走進讀書共和國集團,大門右側陳列了各式出版貢獻獎、風雲人物、好書獎牌,帶領出版社在逆境中成長的郭重興,就像一般企業家,在變動的環境下經營自己的事業及夢想。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財經】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今日熱門新聞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財經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