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說話結巴怎麼辦? 學習聆聽、不要催
[記者陳恩惠/桃園報導]許多孩子在2至4歲的語言發展階段,都會經歷一段說話結結巴巴的時期,這種行為經常困擾父母並擔心孩子的口吃狀況究竟是短暫、或永久行為?衛福部桃園醫院復健醫學部語言治療師翁郁雯建議,家長先觀察孩子口語表達流暢度,若持續6個月以上,可至復健科或耳鼻喉科尋找語言治療師的協助,經由評估和診斷,給予適當建議。
翁郁雯舉例,詢問病童小恆:「你喜歡什麼玩具?」,他回:「我我我…喜歡玩車子」,媽媽則補充:「他經常重複第一個字,或講不出話,要等一下才能說完」翁解釋,小恆有可能是「語暢異常」,主要特徵包含說話節律明顯且不自主重複、延長、停頓、首字說出困難或急促等現象,造成原因可能有家族史的生理、個人心理、模仿和暗示或疾病等影響,都會引起口吃。
她說,若家長發現孩子出現口語不流暢時,和孩子對話過程中,我們可以降低說話速度,學習聆聽和專注的聽孩子說話,不催促孩子說快一點,也不要一直叮嚀「慢慢說」,讓孩子有足夠的時間把話說完,減少有壓力和挫折的環境。
發燒新聞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