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書摘》《永遠的陳拱北》 公衛可拯救很多人
記者吳欣恬/台北報導
台灣大學公衛學院昨天舉行《永遠的陳拱北》新書發表會。已故的陳拱北教授被尊稱為「台大公衛之父」,培育無數優秀人才,包括先後擔任衛生署(衛生福利部前身)署長的副總統當選人陳建仁、現任監察院長張博雅、楊志良、葉金川以及涂醒哲等5人。
陳建仁表示,國內的烏腳病預防和B型肝炎疫苗接種等政策推動,與陳拱北教授都有關係,他對台灣公衛的貢獻毋庸置疑。
陳拱北在二次大戰後致力流行病學研究,研究結果影響國內許多重要的公衛政策,包括食鹽加碘大幅減少甲狀腺腫患者,鋪設自來水管線防治烏腳病,並在病榻上主持製作戰後台灣第一幅癌症地圖,做為癌症研究之用。
前台大公共衛生學院院長江東亮也是《永遠的陳拱北》一書作者之一,他表示,陳教授生前曾告訴他:「公共衛生可以一次保護許多人的健康,拯救許多人的生命,期待大家要有先驅者精神。」
台大公衛學院院長陳為堅指出,陳拱北在1976年便預測未來將實施全民健保,1977年到日本演講題目是「台灣的老人問題及其對策」,可見陳拱北的高瞻遠矚。
此外,陳拱北也是台灣首位獲美國哈佛大學Cutter演講會邀請做特別演講的學者,繼他之後第二位受邀者就是陳建仁。
陳建仁表示,偉大的老師、教育家和公衛工作者要「立德、立言、立功」,而陳拱北絕對是台灣公衛工作者的典範。
發燒新聞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