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家》「文化人士疏導」7項檔案 國安局拒解密

國安局繼上次將142件與林宅血案等相關戒嚴時期的政治檔案全列入「永久保密」拒絕移交後,又拒絕將「文化人士疏導」等7項機密檔案解密。圖為國安局大門。(取自Google街景)
〔記者陳鈺馥/台北報導〕國安局掣肘轉型正義又一樁!繼上次將142件與林宅血案等相關戒嚴時期的政治檔案全列入「永久保密」拒絕移交後,國安局在今年5月又函復促轉會,拒絕將「文化人士疏導」等7項機密檔案解密;立委不滿砲轟表示,對於國安局不斷掩蓋歷史真相,蔡總統應出來表態宣示。
據透露,為還原歷史真相,促轉會發文向國安局請求重新審認「文化人士疏導」等7項檔案機密等級及保密期限,國安局審認後,仍維持原本的「國家機密」或「一般公務機密」拒絕公開。
南台科大財經法律研究所所長羅承宗分析,因國安局將檔案列入國家機密,外界不得而知檔案內容,不過「疏導」兩字,在戒嚴時期大概是「摸頭」意思,就是用柔性手段去喬,「一般人看到國安局來勸,你也會怕吧!」
據了解,國安局過去惡名昭彰,根據《經濟日報》1990年3月報導,當時台灣已解嚴,擔任立委的新國民黨連線戰將郁慕明仍在立法院強力抨擊國安局製造白色恐怖,質疑國安局調訓一批調查人員在陽明山受訓,企圖擴大監聽,甚至連林洋港也被國安局跟蹤。
促轉會委員表示,國安局在威權統治時期是最高層級的中樞,從調查局許多檔案可發現,決策命令來自於國安局,這也就是國安局檔案非常重要原因,至於「文化人士疏導」檔案,研判應與藝文界有關。
在陳文成命案方面,促轉會為調查所需,目前已就取得檔案資料,要以陳文成行蹤 為主軸,製作自陳文成赴美後至死亡前的大事記。
不過,因為在清查檔案過程中,發生國安局以相關檔案為「國家機密」、「永久保密」為由,拒絕提供,促轉會至今無法完整掌握相關檔案,嚴重影響大事記完整及精確性,更妨礙案件真實的發現。
對此,時代力量立委徐永明強調,總統府對國安局、調查局影響力還是很大,對於下面這些杯葛轉型正義的情治機關,蔡英文總統應該要有一個清楚明確的宣示表態,要求政治檔案必須公開揭露,而不是放任國安局以各種理由「永久保密」,或讓調查局再將檔案「延長加密30年」。
「不要政黨輪替了,真相還沒有辦法見天日!」徐永明批評,許多本土選民對政黨輪替無感,這是很嚴重的警訊,陳文成命案經過數十年後,早就超越藍綠議題,國安局、調查局卻用本位主義心態處理,不禁令人懷疑是在保護誰?